四川两会政协委员呼吁川西高原草原沙化治理迫在眉睫

时间:2013年01月30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沙尘暴掩盖了牧民的房屋、沙地已成为流动的沙丘、鼢鼠把美丽的草原推成土丘......”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蔡凌云、饶建华、张贤升联合署名提出的“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川西高原草原沙化治理和保护”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 出席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列席委员蔡凌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川西高原的核心区域阿坝,甘孜地区长期由于鼠害猖獗,过度放牧;加上近年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干旱及暴雨恶劣天气日渐加剧等因素。川西高原草场破坏相当严重,2009年全省草原鼠害发生面积4286.4万亩,造成鲜草损失约8亿公斤。全省草原平均超载35.9%,甘孜、阿坝、凉山草原平均超载41.4%;2009年全省草原沙化面积314.7万亩,主要分布在阿坝和甘孜。沙化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32.2%,植被高度平均11.6厘米。

  蔡凌云介绍说:“川西高原草原沙化失去涵水保水能力,严重威胁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将导致黄河源头断流。川西高原草原沙化将会在中国西南部形成一个巨大的沙源地,而且处于海拔3300多米以上的高原,所形成的沙尘暴将很容易吹到中国东南部等地,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从而影响这些地区民众的生活质素,甚至经济的发展。川西高原草原沙化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大,直接导致长江重要的支流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河流泥沙加剧,严重威胁有着千年美誉“天府之国”四川生态安全;严重威胁这些流域大型水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川西高原草原沙化将危及中国国宝“大熊猫”及其他多种草原生物,也将危及藏族、羌族等其他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川西高原草原沙化防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显得异常紧迫。”

  蔡凌云等委员提出对治理和改善川西高原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建议:首先,做好规划和建立持久治理保护的目标要有一年做规划,三年见变化,五年成样板,百年不懈怠的科学严谨的精神和态度致力于川西高原草原沙化治理,树立逐步改善川西高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建议在全社会发起“我为川西高原种棵草”为主旨环保公益活动,形成全社会共识,多渠道,多层次展开宣传活动,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让公众了解开展的川西高原草原沙化治理重要意义。积累广泛的社会资源,形成更大的合力,使此项生态保护工程能够顺利推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开展科学、生物链和物理方法灭鼠,从降低鼠害这一天敌入手,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建议采用生物链和物理方法灭鼠,有害的鼠兔可以被重新再利用。如可以饲养狐狸,让狐狸吃鼠兔,而饲养的狐狸毛皮可以出售。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围栏捕鼠兔,而鼠兔可以加工成美味的肉食品或者保健食品。

  建议在川西高原草原推行“畜南下,禽北上”,配合国家在川西高原牧区推行的牧民定居政策,把对草原破坏大的牛羊生畜实行圈养,而只放养对草原破坏小的鸡鸭鹅等家禽,“畜南下,禽北上”,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草场过度放牧、草原生态恶化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将农区农作物秸秆转化成饲料,有效利用的同时,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环境污染。这些办法既可以让牧民增收,也保护牧场,又使牧场不处于过牧状态,可谓一举三得。群策群力,各方参与。建议党和政府致力于在川西高原开展“畜南下,禽北上”扶贫帮扶项目,让牧民圈养牛羊,或者参与圈养合作社,把牛羊向南部(成都)方向移动,统一解决饲料,饲草,和奶源销售。并用牛羊粪养殖蚯蚓,和用牛羊粪生产沼气,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牧民脱贫致富的可行之路。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更多>>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