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凌家滩发现5000多年前大型公共工程遗址
新华网合肥6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杨玉华)安徽省凌家滩遗址考古最近取得又一重大成果,考古专家在凌家滩中心居落遗址外围,发现了一条长达2000米、最宽约30米、深约2-6米不等的大型环绕壕沟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最大壕沟遗址之一。
考古专家认为,营造这样土方量多达十多万立方米的大型工程,说明其当时社会组织已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近年来,考古人员通过钻探,明确了凌家滩遗址居住区的位置,初步了解了当时的聚落布局特点和功能分布情况,并发现了周长超过2公里的壕沟围绕遗址。
壕沟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所环绕遗址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大约相当70个以上的标准足球场,是同期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遗址之一。
今年以来,考古专家对壕沟西段和北段解剖点发掘发现,沟内堆积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汉代、唐宋、明清时期,主体年代与凌家滩墓地的年代大体相同。出土的凌家滩时期遗物以陶器为主,此外还发现较多的动物骨骼,以猪和上下颌骨为主,并有鸟禽类肢骨,可以反映出当时凌家滩先民以水稻、猪肉等为食物材料。
据了解,凌家滩遗址内壕沟所处位置较为特殊,壕沟北段以北为贵族墓葬及祭坛,南为居住址遗迹,壕沟是划分居住区与贵族墓地的一道重要界线。考古专家认为,5300多年前的凌家滩先民,有规划地营建这一大型壕沟,与后世的“护城河”作用相似。
朔知研究员认为,凌家滩壕沟遗址的发现,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这一壕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大型公共工程,营建这样的壕沟光土方量就达十数万立方米,这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十分罕见。这说明当时社会具备行政管理能力,迈出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玉器文化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1985年被发现以来,已经六次发掘。
- 韩军发现杀人潜逃士兵 双方开枪对峙有军官受伤06-22
- 安徽桐城工商联主席刘克胜神秘失联 身家8亿多元06-21
- 陕西甘泉县发现罕见宋金时期画像砖墓11-17
- 安徽省旅游局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0-24
- 2013中国安徽齐云山第四届山地越野挑战赛在齐云山景区10-24
- 安徽滁州学生看电视购物续市教委被全省通报10-18
- 安徽宿州一学校疑似发生食物中毒 29名学生住院10-11
- 安徽省在俄罗斯举办“旅游产品推介会暨风光摄影展” 岳09-24
- 安徽省举办2013年旅游行业“诚信兴旅宣传月”暨旅游法09-18
-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发现具1400年历史黄金宝藏09-15